2022年3月24日 星期四

 

太極拳與生理 悟生理之道,獲益壽之機 (續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林詩仁

      

貳、骨骼 (2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接續272期研究專談太極與生理〜骨骼(1)271期壹--人體之構成,本期續談貳、骨骼(2)本文主要對於太極拳較為相關的部分,進行概述,敬請參考。


骨的形狀

人體骨骼的大小不一,但大致上可歸納為四類:長骨、短骨、扁平骨及不規則骨

1.長骨(long bone):長骨大部分呈長管狀,一般位於四肢(如股骨、肱骨),主要在肌肉收縮時,作為槓杆而引起各式各樣的運動(特別是幅度較大的運動)。

2.短骨(short bone):短骨的形狀近似立方形(如指骨),主要分佈在需要承受較大壓力及作靈活和複雜運動的部位(如腕部、踝部)。

3.扁平骨(flat bone):扁平骨呈薄板狀,面積較大,適合於保護內臟器官(如顱骨保護腦)和作肌肉的附著面(如肩胛骨)。

4.不規則骨(irregular bone):不規則骨呈不規則形(如椎骨),有些內部還含有空氣的腔隙,以減輕重量(如上頜骨)。


關節的分類

按關節的結構分類,可分為纖維性關節(fibrous joints)、軟骨性關節(cartilaginous joints)及滑膜性關節(synovial joints)。

1.纖維性關節:沒有關節腔(synovial cavity),骨與骨之間以纖維結締組織相連;當中又可分為

(1)縫合關節(suture):骨與骨之間以薄層的纖維組織分隔(例:顱骨中骨與骨之間的連結),屬不動關節。

(2)韌帶聯合關節(syndesmosis):骨與骨之間以緊密的纖維組織相連(例:脛、腓骨端的連結),屬微動關節。

(3)釘狀聯合關節(gomphosis):骨頭像圓椎型的釘子嵌在插口上(例:齒根嵌在齒槽上),屬不動關節。

2.軟骨性關節:也沒有關節腔,骨關節以軟骨相連;亦可分為

(1)軟骨結合關節(synchondrosis):以透明軟骨(hyaline cartilage)為連結的材料(例:在成長中的長骨之中,骨幹與骨骺間的骨骺板軟骨),屬不動關節。

(2)聯合關節(symphysis):以寬篇形圓盤的纖維軟骨相連(例:脊椎骨間的連結),屬微動關節。

3.滑膜性關節:主要結構有關節面、關節軟骨、關節囊和關節腔(例:膝關節)。

(1)關節面(articular surface)上覆蓋著一層關節軟骨(articular cartilage),而且多數是透明軟骨。關節軟骨的表面光滑,並能稍作壓縮,在活動時有減輕衝擊和吸收震動的作用。關節軟骨本身既無神經,也無血管,所以沒有感覺功能,營養由滑液(synovial fluid)和關節囊滑膜層供應。

(2)關節囊(articular capsule)包裹著關節面,並圍成一個關節腔(articular cavity)。關節囊分內外兩層,內層為滑膜層(synovial membrane),可分泌滑液(synovial fluid),起潤滑作用,可減少關節面軟骨之間的摩擦。關節囊的外層為纖維層(fibrous capsule),有些部分局部增厚形成韌帶(ligament)。

(3)關節腔(joint cavity)是由關節囊和關節軟骨圍成的密閉腔隙,內有少量的滑液。腔內為負壓,對加固關節起著重要的作用。

按關節的可活動程度,可分為不動關節(immovable joint 或 synarthroses),微動關節(slightly-movable joint 或 amphiarthroses)及活動關節(movable joint 或 diarthroses)。人體大部分的關節都屬於活動關節。

1.不動關節:是骨與骨之間以結締組織相連結,中間並沒有任何間斷和縫隙(例:顱骨之間的連結)。

2.微動關節:是骨與骨之間以軟骨組織直接相連結,軟骨有呈縫狀的空隙,活動範圍只有很小(例:椎骨的運結)。

3.活動關節:是骨與骨之間的連結組織中有腔隙,失去了連續性(例:肩關節、膝關節)。


人體九大關節

太極拳運動之人體的九大關節:肩、肘、腕、頸、背、腰、髖、膝、踝

       我們在打太極拳之前均需要作好暖身的運動,尤其在冬天,更為需要對我們人體的九大關節作適度的運動,以避免受傷,並能提高靈活度。一般均從下肢開始活動起,首先為腳踝運動,作前後左右旋轉踝關節,但因其結構關係,仍是以前後為主,而作圓圈微旋轉。再來膝部運動亦是以前曲下蹲為主,並不適合作旋轉劃圓的動作。但對髖關節的活動,因是由大腿骨頂部與髖骨連結,可活動的角度較大,故其適合作圓轉的活動,這地方也常被稱為胯部。太極拳靠落胯、坐胯以靈活其動作,亦是引地之力必經之地。

而其中頸背腰的關節著重在脊椎的活動,脊椎骨間的連結,屬微動關節。所以當在活動脊椎時,不可扭轉過大的角度,大致上都作左右、上下、前後的微動旋轉,讓其關節之間逐漸鬆開。接著對背、腰關節的活動,從左右轉腰、前後彎腰、上下彎腰做一連串的活動。而對頸關節的運動,其也並不適合作大角度旋轉的運動,尤其對長者而言,應先從左右轉動、前點後仰開始。在打拳時,人體的脊椎是需要豎直,不可彎腰駝背,應就像量身高的姿勢一樣,下顎微內收,頸椎才能伸直,但最重要還是求尾閭中正,如此神才能貫頂,即虛靈頂勁,頂頭懸也。最後作肩肘腕關節的旋轉運動。使得從肩胛、上臂、下臂、指節各關節可鬆開,並能節節貫串。當然熱身並同時也將肌肉、筋骨皆一次舒活了,如此才有辦法進一步促進循環與放鬆。

       當我們開始打拳時,常會要求收小腹、收尾閭(或有說提肛、提會陰),因此常會弄得大家用力不當,緊張兮兮的。在此提供一個不用力的方式,達到鬆腰落胯的目的。即把髖骨當成一個球,向後旋轉髖關節,如下圖,如此做這個動作並不需要用到什麼力量,但此時將會自然產生脊椎豎直、命門微後凸平、尾閭內收、小腹同時也隨之內收,不只如此,同時膝關節會自然微曲,感覺有一股力量直入腳底,讓腳跟與湧泉更貼地,這就接地力,而讓身體的重量隨著鬆腰落胯,鬆入地下,身體也就鬆活了。

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Related articles相關文章

World Cup Tai Chi Chuan Championship

  Scan me for Website 2023年第八屆世界太極拳錦標賽報導,照片 和視頻   Reports,  Photographs and Videos for the 2023 Eighth World Cup Tai Chi Ch uan Championship...